中新網上海6月11日電 (陳靜 孫輝)器官移植是20世紀以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現代醫學技術,肺移植難度極高。
今天是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。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、上海市肺移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昶教授11日說,只有成功把前沿的科技研究成果運用臨床,才能實現更加高效優質的肺移植。
據了解,肺移植從術前供體的獲取、運輸,到手術過程的分秒必爭,再到術后的維護都有極高的要求,一例移植手術至少需要30多個醫護人員的共同參與。這個過程需要形成良好的規范。在陳昶看來,克服誤區,診療更精細化、更優質是診療規范必須包含的內容。
在2003年,上海市肺科醫院成功完成了肺移植手術。此后肺移植手術穩步開展。上海市肺科醫院肺移植*姜格寧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,在眾多大器官移植中,肺移植難度非常高。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主任朱余明指出,隨著肺移植的不斷發展,肺移植團隊面臨多種挑戰。他告訴記者,一臺肺移植手術到底以誰為主,是隨著術前,術中,術后診療過程中患者的病情變化所決定的。同時,疾病譜的改變,對團隊協作機制和有效性,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陳昶教授介紹,在開展更好的維護和評估,開展精細化優質診療方面,其所在醫院先后探索了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。據了解,肺移植團隊運用共聚焦內鏡技術,更加準確定位在哪里進行活檢。通過這個技術實施,活檢陽性率從之前的20%提高到了50%以上。
采訪中,陳昶教授直言,在器官捐獻問題上,中國真正高質量的供肺比較缺少。這位*表示:“肺本來就是開放的器官,容易發生感染,需要更好的技術和新的方法介入、更強的專業隊伍來完成肺移植?!彼赋?,器官捐獻之路還很漫長,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器官捐獻,讓更多器官衰竭患者看到生存的希望!(完)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